高頻伺服

選擇依據在於距離、速率、成本與功耗需求:

傳輸類型

傳輸距離

成本

功耗

特點

DAC

< 2m

成本效益高,適合短距上架線

AEC

2–7m

具均衡損耗補償,穩定性佳

AOC

> 7m

支援長距與高頻,抗 EMI

若為 AI Server 與 Switch 間連接,建議使用 AOC;機架內部多採 DAC 或 AEC 以平衡效能與成本。

高速訊號傳輸時,訊號完整性(Signal Integrity, SI)極為關鍵。FEP、發泡 ePTFE 等材料具備以下特性,使其成為高速線材的主流選擇:


  • 低介電常數(Dk)與低耗損因子(Df):降低訊號衰減,保持眼圖清晰
  • 熱與化學穩定性佳:適合高溫環境
  • 加工穩定性高:便於控制阻抗與線對一致性

PVC 材質 Dk/Df 高,無法支援 PCIe 5.0 / 6.0 或 800G Ethernet 等高速應用。


部分高速連接器(如 MCIO)具向下相容能力,但需配合 Pin Mapping 設計與精準 layout。

由於連接器密度提升,走線空間受限,向下相容設計將提高機構干涉與訊號完整性挑戰,需在設計初期即納入考量。

AI GPU 系統建議使用:

  • MCIO 16X to 8X*2(Fanout)Cable
  • MCIO 16X to Riser Card

並搭配 100Ω Twinax 結構、Skew 調整與 SI 驗證設計。若線長超過 500mm,建議使用 AEC 或 AOC 線材以確保穩定性。

建議使用標準化高速介面線材:

  • 如 MCIO、SFF-TA-1016、SFF-TA-1032 等
  • 相容 PCIe Gen5/6 並通過 SI 測試(Eye Diagram、IL、RL)

多家供應商如 Amphenol、Molex、佳必琪、宏致均有對應產品,支援雲端資料中心部署。